佛教法门

随喜功德、你很有善根、随缘就好,这些佛教常用语你了解多少?

时间:2019/11/17 4:51:17   作者:妙音   来源:学佛社区网   阅读:645   评论:0

随喜功德、你很有善根、随缘就好,这些佛教常用语你了解多少?

 

  无论是平时的生活、修行

 

  还是通过观看电视、电影

 

  亦或是去佛教景区旅游

 

  我们总是能听到下面这些词语

 

  随喜功德、随喜赞叹

 

  师兄,你很有善根啊

 

  随缘吧、放下吧

 

  积累福报、净罪集资

 

  多多发心、多多发愿

 

  ......

 

  你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吗?

 

  你对这些词语是如何解读的?

 

随喜功德、你很有善根、随缘就好,这些佛教常用语你了解多少?

 

  随喜功德!随喜赞叹!

 

  师兄之间,常常在做完一些义工的护持工作,或是参加法会完毕,或是为寺院印经修缮随喜了人力、物力、钱财等情况下,大家定会相互道句“随喜功德”。

 

  法师们也常常对居士们说“随喜功德”“随喜赞叹”,那“随喜”二字究竟是什么含义呢?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功德呢?

 

  ○ 随是随顺?喜是欢喜?

 

  随喜是一个佛教常用语,佛教指见人做善事而乐意参加,泛指随着众人参加集体活动等。旧指游览寺院,随人游玩等,出处《忏悔文》。

 

  我们早课时,会念到《普贤十大愿王》,其中一愿就有“随喜功德”。

 

  “随喜功德”意指随顺他人的欢喜,成为自己的欢喜,或见他人所做的功德善事,自己心生欢喜无比赞叹,就好像是自己在做一样,尽力去助他成功。

 

随喜功德、你很有善根、随缘就好,这些佛教常用语你了解多少?

 

  ○ 随喜多少为适合?

 

  有些师兄,一直在随喜多少上拿捏不准,不知道随喜的份额、额度应该是多少?

 

  有这样一个故事:寺院里面分橘子,让师父们自己每人拿一个。这个时候怎么去拿这个橘子呢?如果拿大的,会被人说修行人的贪心很重;如果拿小的,又会被人说是沽名钓誉。其实,这个时候最好解决的办法是拿自己最近的那个。

 

  这个故事意在帮助我们对随喜功德有一个圆满的认知,那就是随喜功德应该是量力而行的。既不需要做一番多大的功德,累的自己反而很郁闷、心生种种烦恼,也不是完全不布施,这样自己的心会变得越来越悭吝。最好的就是做到随力随分,这即为随喜的最佳状态。


随喜功德、你很有善根、随缘就好,这些佛教常用语你了解多少?


  师兄,你好有善根啊!

 

  当你出入佛门的时候,当法师和身边的师兄说你有善根,其实意在赞叹你能与佛法僧三宝亲近,能够为未来世种下解脱的种子,这不正是有善根的一种体现吗?当然,还有鼓励你的意味在哦。

 

  《大品般若经》中说“善根又作善本、德本。即产生诸善法的根本。”善法为得善果的根本,故亦可称为善根。

 

  ○ 要多多培植善根

 

  我们既然选择学佛、想要成佛,就要多多培养自己的善根,种下善根。供养三宝、恭敬三宝、学习佛法、诸恶莫作、众善奉行,这都是种善根的方法。

 

  而善根的根本则是能达到自证自知、缘起性空的正见,断了贪、嗔、痴三毒的对境,对三毒釜底抽薪,不再集聚一切善不善业。

 

随喜功德、你很有善根、随缘就好,这些佛教常用语你了解多少?

 

  随缘就好!

 

  当面对一些对境时,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人说道“嗨,随缘吧”,这随缘,到底是随的什么因缘呢?

 

  其实,随缘在果,不在因。四法印中的“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”,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无常的,也就是随时会变化的。由顺境变为逆境是无常,由逆境变成顺境也是无常;死亡是无常,出生也是无常。

 

  ○ 因上努力,果上随缘

 

  无常就是变化,就像物理定律,不随主观意识或有或无。种下了因,缘到了,就会起变化,就会有果的产生。缘是一些外境,外境也是无常的,是无法控制的。所以讲佛家常讲“因上努力,果上随缘”。

 

  随缘不是懈怠、消极,而是在因上做出能做的所有努力,所以“果”上是好是坏都能坦然接受。但是作为凡夫的我们,要做到坦然面对“果”其实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,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一切万物“诸法无我”的特性了。

 

  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这个色身,乃至“我”的这个意识,都是躯壳,都只是暂借的。其好其坏,又何必执着呢?做到这些,才是真正的随缘了。

 

随喜功德、你很有善根、随缘就好,这些佛教常用语你了解多少?

 

  多多发心、多多发愿

 

  ○ 先树立对佛菩萨的“信心”

 

  到底要发什么心?究竟要发什么愿?发心和发愿对学佛真的很重要吗?

 

  发心是指发为利一切有情愿成佛的菩提之心,发愿就是发誓愿,发善愿,期证道果。

 

  但作为学佛者初入佛门时,第一步其实是树立对佛法僧三宝最基本的信心。即信“因果”与“六道轮回”。因果和轮回是佛教信仰的基石,先要对此法则产生坚定的信念,才能谈到后来的修持与证果。

 

  ○ 再发菩提成佛之大愿

 

  《普贤行愿品》上说:“众生如树根,佛菩萨如花果,以大悲水饶益众生,则能成就诸佛智慧花果。”慈悲是佛田成熟的丰硕果实,成佛以后才是真正的有大智慧、大能力去帮助众生,如果没有慈悲心,证菩提时就会堕入到享受自法乐的一边,即堕入二乘。

 

  所以在学佛最初、中间和最后,大悲心、菩提心都非常重要,从而在果地上成就佛陀的圆满悲智。

 

  来源:上海玉佛禅寺



相关评论

文殊师利勇猛智   普贤慧行亦复然   我今回向诸善根   为得普贤殊胜行   愿我离欲命终时   尽除一切诸障碍   面见彼佛阿弥陀   即得往生安乐刹   

京ICP备2001656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