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钵千家饭,孤身万里游
一心向道的僧人们
穿过云烟、趟过流水
走入一座座名山大川、幽兰胜境
或朝礼圣迹、或参访名师
或自我修持、或教化四方
在这云水生涯里
僧因山水而圆融
山水也因僧而禅韵悠然
本期圣地巡礼,让我们跟随
高僧大德一同游历
普贤菩萨的应化道场
峨眉山
峨眉山位于我国四川省乐山市内
是大峨山、二峨山、三峨山的总称
有人说这山
云鬘凝翠,鬒黛遥妆
有如额上的眉黛
有人说这山两山相对
正如人额头上的一对眉毛
也有人说这峨眉
古音念做阿弥(ami)
峨眉山因作为普贤菩萨的道场
而著称
峨眉山也名大光明山
它与佛陀的智慧紧紧联系在一起
没有光,大千世界只能沉于漫漫长夜
没有光,目之所及漆黑一片
普贤菩萨道场的缘起
《华严经》中关于普贤菩萨的住处有记载,自佛教东汉传入中国后,峨眉山也随之迎来了佛教。据说,有一名隐士名蒲公,他心地善良,宽仁厚道,扫地不伤蝼蚁命,爱惜飞蛾纱罩灯,池中有鱼钩不钓,笼中有鸟常放生。
有一次他上山采药,中途见到一只野鹿,蒲公见这鹿与平日所见不大相同,鹿脚下的脚印宛如一朵绽放的莲花,蒲公于是紧追不舍想一探究竟,怎知追到山顶鹿突然不见了踪影,正在蒲公双目四处寻望之时,突然看见此生从未见过的景象:天边的奇光,灿烂炫目无比。
蒲公哪里见过这样的异像,特意向当时来华的天竺僧人宝掌法师请教。宝掌法师告诉他说:“此是普贤瑞相,于末法中守护如来,现相于此,化利一切众生”。此后蒲公便皈依在峨眉山建寺供佛,于是峨眉山发展为普贤菩萨的道场。
普贤菩萨示现
并非每个人都能轻易看见普贤菩萨,峨眉山称为“大光明山”,这也意味着诸佛的大光明藏。这个大光明宝藏并非轻易可见,这要自己积累了广大资粮,用心眼、智慧眼才可以看到。
相传,唐朝天台国清寺的丰干禅师,一日看见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在路旁啼哭,于心不忍,于是将孩子带回寺院抚养,因为是路边捡来的,于是取名拾得。
春去秋来寒暑交迭,日子过得飞快,转眼间拾得已长大。由他负责寺中香灯及斋堂事务,一天他见斋堂无人,竟擅自登上大座与所供奉的圣像对坐而吃东西,还语出傲慢,嘲讽圣像不过就是个小小的果位。
好巧不巧这一幕刚好被寺里的法师看见了,斥责拾得竟然对圣像不恭敬,“以后也不用你负责斋堂供佛了,厨房帮忙,干些体力活,悔过吧!”正因为在厨房工作的因缘,与寒山成了莫逆之交。
国清寺厨房里的食物常遭乌鸦偷啄食,一日拾得一进厨房,看到满地狼籍,很是生气,跑到伽蓝殿,对着伽蓝菩萨就是一顿骂:“说你是护法,一点都不称职,连厨房的食物你都看不住!”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手边的木棍鞭打了几下伽蓝菩萨。
谁知当晚,寺里僧人都梦见伽蓝菩萨说“拾得打我”,第二天清晨,众人醒来后议论纷纷,跑到伽蓝殿一看,伽蓝菩萨圣像身上果真有多处杖痕,众人皆认为拾得不简单。
后台一刺史巧遇丰干禅师,问道国清寺现在有没有大修行的圣者,禅师答到:“寒山文殊,拾得普贤,快去礼拜吧!”哪料寒山、拾得两位早有耳闻,两人就连袂笑傲而去,从此不知所踪!众人恍然大悟:原来寒山、拾得皆是菩萨示现!
感召高僧 结殊胜法缘
普贤菩萨又称遍吉祥菩萨,普贤菩萨所代表的就是行愿,也就是说将愿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去实践,普贤菩萨照着佛法所示菩提道、菩萨行来实践。自古通往蜀地的道路艰险阻塞,也未曾阻挡高僧大德来此结缘。
提及峨眉山不得不提慧持法师,慧持法师为庐山慧远的弟弟、高僧道安的弟子。慧持法师淡泊恬静,少年聪慧能通经史,别人十天内才能接受的知识,他一日便能掌握,18岁时与哥哥慧远一同依止道安法师,后两人在庐山修行。身赴蜀地弘法,一直是慧持的梦想,遂辞别慧远一心赴四川弘法,哥哥问道“世人皆喜欢聚,唯独你爱离别,蜀地此去艰难,你一定要去吗?”
慧持法师目光深邃坚定地说:若是滞情爱聚之人就不应该出家,现在我们既已割舍己欲而求道,就应以西方极乐国为期!于是两兄弟分手道别,慧持法师在峨眉山一呆便是12年,建寺弘法,为了弘扬佛教事业献出了自己的毕生精力!
虚云老和尚一生游历无数,多次朝礼峨眉山。虚云老和尚于烟雨雾霭中独行,身心无所累,时而于松涛水涧的清脆声中聆听,时而于秀树奇峰中徜徉……他在峨眉山留下了多篇诗偈:
七十峰高隐翠微 暗云疑雨任翻飞
雪消晓嶂开天色 拨尽胸中是与非
峨眉山上景色的纷繁变化,全都被转为了法身的显现。无一处不是道,无一物不是法,都成了虚云老和尚妙道参禅悟道的入处。
与大家一同了解了普贤菩萨的道场——大光明山峨眉山。希望我们珍惜人身难得,在学佛的道路上沉稳、踏实,照着佛法所示菩提道、菩萨行,一步一个脚印去实践。